时间:2022-09-28 03:36:22 | 浏览:2006
山水咸宁城。 通讯员赵忠志 摄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6日讯(记者高喜明)1月5日,咸宁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咸宁市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2022年,坚持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为引领,唱响咸宁发展“特色戏”,弹好九城一体“协奏曲”,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1750亿元
《报告》显示,过去五年,咸宁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预计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750亿元,同比增长15%,比2016年增加600亿元以上。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16年的82.5%提升至2021年的93.7%,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
《报告》指出,咸宁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经济实力更强、发展底盘更稳、人居环境更美、人民生活更好、治理效能更高。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200亿元,年均增长7%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50亿元,年均增长10%,税收占比达8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0%;进出口总额145亿元,年均增长10%。
2022年,咸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2%。
弹好九城一体“协奏曲”
《报告》指出,要主动融入区域协同发展,坚持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为引领,唱响咸宁发展“特色戏”,弹好九城一体“协奏曲”,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主动联通武汉、对接武汉、融入武汉,着力打造武汉“新外延”“后花园”。推动基础设施畅通,加快推进天子山大桥、簰洲湾长江大桥及接线高速公路、武咸市域铁路等项目建设。推动产业体系融通,瞄准武汉产业体系,紧密对接东湖高新区和武汉经开区,在产业链延链、补链上下功夫,加快发展大健康、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强化汽车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加快启动湖北科技学院梓山湖校区建设,力争引进2所高校落户“武汉南”大学城。探索推进长江和斧头湖、梁子湖跨区域协同治理。深化政务服务“跨市通办”,加快城市交通、文化旅游“一卡通用”。
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夯实发展之基。持续推进咸宁—九江高速公路、G106、G107、G351和G353改扩建等重点项目,确保咸宁大道西延伸线“五一”建成;开工建设长江综合门户港及公铁水联运、赤壁长江大桥东延伸段高速公路、咸宁城区南外环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加快推动咸宁机场、武汉—咸宁—南昌高铁、通城—修水和崇阳—嘉鱼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前期工作。新建5G基站500座,实现5G网络信号县级城区全覆盖。
唱响咸宁发展“特色戏”
《报告》指出,全域建设中国桂花城。以桂花为城市名片,提升咸宁知名度、美誉度、辨识度。加强桂花全株利用基础研究、基因资源保护利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抓好古桂花树保护,确保桂花品种、数量、质量稳居全国前列。加快桂花全株精深加工,做大做强桂花产业。以文化为纽带,讲好桂花故事,建设中国桂花文化之乡,让人“一提到桂花就想到咸宁,一提到咸宁就想到桂花”,让“中国桂花城”享誉海内外。
做优全域旅游。充分挖掘温泉文化、红色文化、三国文化、砖茶文化等特色资源,大力推广温泉养生、康养旅居、万里茶道、湖光山色、航空体验等特色旅游项目。支持九宫山景区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元气森林打造4A级工业旅游型景区,加快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改造升级。整合幕阜山旅游公路沿线旅游资源,打造“自在驾行、畅游咸宁”生态旅游产品。
《报告》指出,绿色是咸宁的底色和本色,要坚持以绿为纲,以绿为魂,在发展中守好生态底线,在发展中坚持绿色崛起。加快制定咸宁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和路线图,加快节能环保关键技术创新,探索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发展绿色生产,着力构建以绿色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为主体的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培育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个。支持崇阳县、通城县、通山县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试点示范。
【编辑:丁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新华网北京5月22日电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在4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239.74万辆和231.86万辆,上涨12.27%和11.47%,市场回暖明显。其中,奇瑞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奇瑞集团)销售汽车60592辆,实现17
随着疫情压力缓解,机场行业是否将迎来春天?近日,白云机场(600004.SH)公布了2020年度业绩报告及2021年一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尽管公司一季度业绩依旧亏损,但盈利能力正逐步得到修复。在随后的投资者交流会上,白云机场董事长邱嘉臣
12月14日上午,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迎来今年第7000万名旅客,标志着白云机场成功晋身全球“七千万级旅客出行俱乐部”,成为继2017年旅客吞吐量突破6500万人次后实现的又一次千万级跨越,是白云机场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开启了世界一流航空枢
【控制孩子近视发展,家长必须知道的7个科学常识】孩子近视了如何控制度数增长?偏方偏门不可信,这些科学常识用起来。(整理 | 谭芳 记者|祁燕 设计 | 张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
国家卫健委2021年7月份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儿童近视呈现低龄化趋势,发病率也在不断攀升。过度食用甜食可导致近视发展速度加快;近视一旦出现是不可逆的;虽然近视眼不一定遗传,但还是有一定遗传风
2022年了,进入新智能时代的我们,对身边的智能产品要求越来越高,从以前的不敢想象,到如今的功能制约,就比如简单的眼镜,从前我们只希望它能帮我们看清世界,而现在却期待它能替我们“搞定一切”。智能眼镜一词最早在2012年由谷歌提出,同年谷歌推
大家好,我是眼科医生游玉霞,同时也是超爱写科普的游医生。因为我的专业方向是眼视光,所以在门诊接触的患者大多是有视力问题的,而近视占了其中的大部分。现在近视的小朋友非常多,而很多家长在刚发现孩子近视的时候,会去找各种各样的方法,想让孩子恢复视
今天(10月13日)是世界视力日。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到52.7%。我们该如何保护孩子们的视力呢?保护视力、预防近视是童年时期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课。眼科医生提示,由于低龄儿童自控力尚未形成,更没
央视网消息:今天(10月13日)是世界视力日。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到52.7%。我们该如何保护孩子们的视力呢?保护视力、预防近视是童年时期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课。眼科医生提示,由于低龄儿童自控力尚
快速打造鹰视力——没有正确用眼就没有恢复(方法剖析)前言:注意用眼卫生,环境光线充足,及时远眺休息。饮食多注意补充维生素,看书阅读姿势正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使用电子智能产品虽说是容易令人着迷,但对于我们来说,眼睛和视力才是根本,没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