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8 06:23:14 | 浏览:873
冬日,走进有着香城泉都美誉的鄂南咸宁市,碧空如洗、修竹耸翠、温泉沸波、桂香十里……生态环境部公布今年前10个月全国169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咸宁位列第16位,成为湖北省唯一跻身前20名的城市。
“绿色是咸宁的魅力名片,生态是咸宁的金字招牌。”咸宁市委书记丁小强说,咸宁历史悠久、山川形胜,建市20年来,始终咬定“绿”字不放松,绿色产业集群初步建立,绿色发展体系逐步形成,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
武汉之南,长江之南,湖北之南,坐落着物华天宝的鄂南明珠咸宁。咸宁底子薄,面临着做大经济总量、做优经济质量的双重压力。
依托本地楠竹、苎麻、矿山等资源,机械、纺织、印刷、冶金等产业逐渐兴起,但生态破坏、资源减少的束缚如影随形。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原有纳税榜上的资源性企业逐渐名落孙山。
忽视了环境,发展的差距却越来越大。咸宁开始反思:我们有优越的区位,便利的交通,丰富的资源,为什么还甩不掉“发展不够”这顶帽子?比较先进城市的经验教训,在思想碰撞中逐步达成共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2015年1月份,咸宁在全国率先编制出台绿色崛起发展规划,谋划未来15年发展,从构建“绿色产业—绿色城镇—绿色生态—绿色文化—绿色管理”的发展体系入手,实现绿色崛起。一年后,咸宁绿色崛起的思路再次升级。咸宁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中国中部绿心和国际生态城市”。
不久,湖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支持咸宁打造湖北特色产业增长极,支持幕阜山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明确指示,咸宁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将绿色作为咸宁的底色和本色传承下去。
去年8月份,咸宁出台了《关于坚持绿色崛起、率先建成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的决定》,明确提出围绕率先建成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的目标要求,大力实施“三抓一优”,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争到2021年,以绿色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绿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达90%以上。
目前,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咸宁发展的根本路径。
咸宁是全国知名的楠竹之乡,竹林基地、园区面积超过165万亩,立竹总量达3亿根。
通山县西坑村,一车竹炭运往武汉,可以卖到4万元。竹农华友生说:“没想到竹子加工的边角料制成竹炭,还能卖出好价钱。”在咸宁市百亿竹产业发展政策引领下,西坑村开发竹炭加工,过去卖一根原竹收入只有10元,通过深加工,如今一根竹可收入50多元。
在森工产业龙头企业巨宁公司,一车车重组竹装车后,陆续发往欧洲。公司副总经理章冰说,巨宁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先后推出重组竹庭院、阳台、卫浴定制产品,获得多项专利授权。如今,产品畅销德国、英国、日本、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
目前,咸宁拥有竹加工企业32家,主产品涉及六大系列600多个品种,竹地板、竹笋、竹炭、竹制家具等制品年总产值超过25亿元。竹林旅游年产值超过7亿元。竹藤加工、竹酒加工……围绕竹产业发展链条,正在不断拉伸、加粗。
竹产业兴起正是咸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之间关系的一个缩影。咸宁市市长王远鹤说,绿色崛起,既要保护好绿水青山,更要培植以绿色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穿“新鞋”走“绿道”,用绿色发展赢得金山银山。去年以来,咸宁严守环保红线,未违规引进一家重污染企业,未审批一个产能严重过剩项目。
绿色产业做“加法”,瞄准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医药健康等产业培育成五大千亿元产业。看中咸宁交通区位、产业潜力和生态环境,一大批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的大项目纷至沓来,咸宁绿色产业在集聚中茁壮成长。
奥瑞金公司研发出仅重23克的螺旋盖纤体铝罐,代替进口用于高档饮料包装,加上马口铁饮料罐,在咸宁基地的年产能超过30亿罐,一举成为全国最大的饮料包装基地。南玻光电研发出0.2毫米厚的超薄电子玻璃,远低于市场上0.5毫米厚的电子玻璃,最新技术成果落户咸宁基地,将与国际一流企业同台竞技。
赤壁青砖茶历史悠久,茶企围绕品质做文章,部分茶叶质量达到欧盟进口标准。川字牌、羊楼洞、赵李桥、洞庄……不同品牌群芳争艳,助推茶叶产业迅速壮大。
现代旅游业腾飞。咸宁山青、水秀、竹翠、泉温,尤其温泉资源堪称一绝。今年,咸宁旅游再上台阶,三国赤壁古战场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嘉鱼开心农场、崇阳柃蜜小镇、赤壁俄罗斯方块小镇、梓山湖松鼠部落相继开园;通山九宫山、隐水洞改造升级;“香城泉都”品牌在全国叫响,主要旅游指标跨入全省第一方阵。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之滨的咸宁,擘画生态保护大蓝图。
斧头湖、西凉湖是湖北省第四、第五大湖泊,自上世纪80年代末起,咸宁“两湖”水域开始围网养鱼,面积最多达17.09万亩,水质变差、水草减少。2016年7月份,咸宁市打响拆围发令枪,去年底全市所有湖库围网全部拆除,水产大市咸宁终结了30年的围网养殖史。自然湖库回归人放天养,一湖清水流向长江。
赤壁市赤壁镇原有砂石转运码头,在附近工作的谢蕾萍回忆,几年前卡车一过,尘土漫天。现在码头拆除了,空气变好了。
污染总量做“减法”,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长江大保护十大行动铁腕出击,沿江干线37个非法码头被取缔,109家非煤矿山关闭,湖库围网全部拆除,“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在鄂南大地打响。
空间布局弃“灰”调“绿”。咸宁出台幕阜山绿色产业发展规划,在幕阜山绿色产业带主支线288公里范围内建设示范段;引进省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投资约136亿元,在咸宁市区潜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孝子山、双龙山以及二山之间区域内,探索可复制的森林振兴“咸宁模式”;计划投资74亿余元,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大力推进全域旅游,打造公园城市,发力“一城十区二十景”。
生态保护体制掀起“绿色革命”。打通监管“经脉”,变“九龙治水”为“一杆到底”,形成全市环保监管“一盘棋”的局面。
保护长江饮用水源地、全面推行河湖库长制、淘汰黄标车、整治畜禽养殖污染、大规模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从治理空气污染到拆除长江非法码头,从清除湖库围网到大规模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从逐步关闭非煤矿山到高标准修复山体,咸宁生态保护体系逐步成型。
今年,咸宁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验收,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持续位居全省前列。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披露,咸宁生态城市竞争力排名全国第8位。
当前,咸宁正紧紧围绕中部“绿心”目标,抢抓长江大保护历史机遇,在破旧与立新中积极构建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香城泉都澎湃绿色发展新动能。
云南澄江探索生态烟叶发展新格局 今年澄江市克服前期降水偏少等不利因素,种植烤烟5.5万亩,目前正全力抓好中耕管理。云南澄江探索生态烟叶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下行、消费增速回落、产业结构调整、自然灾害频发等外部不利因素影响,澄江市稳步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葛熔金湖州鸟瞰 湖州市人民政府官网 图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66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645亿元,年均增长7.8%,在全国百强市中的位次从第91位跃升到第46位——8月27日,浙江湖州市委召开“‘浙’十年·湖
平报融媒记者 闫增旗“看到有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创业环境又这么好,我就回来办了这个企业,让乡亲们不用背井离乡就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9月8日上午,在位于石龙区龙河街道刘庄村的河南百邦物流有限公司新型节能环保全封闭式仓储物流站台内,
文 | 红餐产业研究院预制菜是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按照食用方式或加工方式,预制菜分为即食、即热、即烹、即配四类。美国和日本预制菜发展情况预制菜起源于
围绕全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要求部署,河南焦作市解放区商务局以市场主体需求和营商环境堵点问题为导向,以提升商务发展质量为核心,以推动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扩大内需为重点,积极搭建各类商贸和对外服务平台,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安全放心的消费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新时代催生新使命。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总体布局下,合肥庐阳区主动作为,瞄准长三角中心城市高品质核心区目标,紧扣三大功能区建设全新定位,深入实施三大战略,以首善之区的昂扬姿态在产业布局、开放合作、公共服务等方面
2021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在新的一年里,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两山”理念实践样板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区域一体
高铁北站坐拥国家农综区核心区、中央商务区、高铁新片区三大绝佳发展平台的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以重点工作攻坚突破为利器,抢抓崛起成峰的窗口机遇,一路高歌猛进。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风口”,强化高质量发展的“磁场”,寒亭区在重点工作攻坚突破中集聚起强
记者 赵立翠为全面推介东昌府区高质量发展丰硕成果,展示东昌府区聊城“首善之区”良好形象,东昌府区委宣传部组织相关新闻媒体深入开展“高质量发展东昌府”主题采访活动。此次主题采围绕“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专题宣传,深入开展体验式、沉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8月19日讯(记者 王丹玉) 菏泽成武,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处处跳动着绿色的脉搏,在呼吸间绽放着生态之美。近日,中国山东网记者实地探访成武县“创森”工作,看到风光秀丽的绿色画卷在菏泽市成武县徐徐展开。创森+生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