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如何发生?曹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时间:2022-09-28 09:59:04 | 浏览:538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赤壁之战历来为人们熟知,不只今人津津乐道,古人也常吟咏歌颂以抒忧愤。这场战役最终以曹军大败告终,是三国时期最为重大的战役之一,也是历史上著名以少胜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赤壁之战历来为人们熟知,不只今人津津乐道,古人也常吟咏歌颂以抒忧愤。

这场战役最终以曹军大败告终,是三国时期最为重大的战役之一,也是历史上著名以少胜多的战役典型。

赤壁之战彻底改变了曹操、刘备、孙权的军事领地格局,形成著名的三国鼎立之势。

对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有火攻说、瘟疫说等等,那么这场惊天动地的战役是如何发生的?又是什么造成了曹军的失败呢?

今天小编就与大家一同走进“折戟沉沙铁未销”的赤壁,探究其背后的真相。

一、赤壁之战的发生

平定北方后,曹操回转邺城,开始了向南用兵的准备,建安十三年八月刘表病死,刘琮继任荆州牧,曹操在荀彧的建议下快马加鞭赶到宛城、叶县。

当时章陵郡太守蒯越等人劝刘琮投靠曹操,说刘备实力如此强大,如果难以抵御曹操,那小小荆州不是囊中之物?

刘琮决意听从他们的建议,曹操喜迎刘琮,继续进军。因为刘琮投降,一直未将曹操动向告知刘备,后来刘备发现状况,刘琮才派人告知,刘备弃樊城向南而走。

刘备先于到达江陵,曹操急追后于长坂坡相遇,刘备抛下妻子顺利逃亡。

曹操进军江陵后准备顺长江东下,诸葛亮向孙权求助,孙权将要同意时曹操也写信过来,“我奉天子之命征讨叛贼,现在刘琮已经降服,准备和将军共同打猎。”

众人大惊失色,劝孙权投降曹操,在鲁肃的劝说下没有听信,选择联合刘备共同抵抗曹操。

刘备驻军樊口,与孙权的军队隔江眺望。后不久两军联合,结成孙刘联军,逆水而上,行船到赤壁时遇到曹操的军队。

当时曹操的军中有瘟疫流行,新编的水军又难以磨合,军中士气懈怠,初战时就被周瑜的军队打败,曹操无奈让水军与陆军汇合,停靠站船,操练军队,等待良机。

此时,周瑜将船队停在赤壁南岸,隔着常将与曹操的军队遥遥相望。

由于北方士卒不习惯坐船,曹操便将战船首尾相接,周瑜的部下大将黄盖建议火攻以击溃曹军。

于是选取战船十艘、浇油装柴,备好快艇诈降曹操。点燃柴草,船队冲向曹营时黄盖不慎落水,吴军未能认出,幸为韩当所救。

火烈风猛,遮天蔽日,曹军死伤惨重,周瑜又率战士紧随其后,鼓声震天,曹军大败,曹操携余兵自华容道脱逃。

这场战役中,曹军共计20万,孙刘联军仅5万,曹军在火攻中死伤很多,也有不少死于瘟疫疾病,孙刘联军最终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失败使他难以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孙刘两方则借这次胜利各自发展势力,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军事、经济实力迅速壮大,后来又谋划夺取益州。

孙权方面则亲自率领大军竣工合肥,但多次征战都以失败告终,损兵折将不计其数。

失败的曹操退回北方,休养生息两年,后又向西征战,破关中再向南进攻孙权。天下三分的局势由此形成。

二、曹操失败的主观原因

曹操灭袁绍后挥兵南下欲统一北方,此时刘备失去刘表这个靠山,孙权实力也不强,在诸葛亮、鲁肃的谋略游说下结成孙刘联军,但人数也不过5万。

在在兵力差距如此之大的情况下曹操反溃不成军,除了客观存在的天非时地不利外,自身的缺陷也是造成此次失败的重要原因。

首先,战术指导失误。“铁索连环”无疑给“火攻”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曹操认为北方兵士不擅长水上作战,便用铁索连接战船,这个计策虽然在让曹军士兵在船上如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