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8 11:12:35 | 浏览:2387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片段,但也是最惹人争议的片段,尤其是关于赤壁的大火,到底谁是主谋?各种阴谋论都很有市场。
是周瑜用火攻计打败曹操百万兵?还是诸葛亮借东风,助东吴一臂之力?或者曹操自己放火烧船,自毁营寨?还有很多其它更危言耸听的观点,比如说是小乔劝退曹操等等奇葩原因,但战争的发展自有其规律,赤壁之战有奇谋,但绝对没有阴谋。
第一,从战争的背景来说,当时的曹操号称拥兵百万,看似势力强大,其实大后方并不稳定,马超、韩遂都在关西,关西军是很大的后方隐患。但是曹操很早就想取荆州、下江南,只是平定冀州、北征乌丸,常年征战不断,一直没顾得上,也没有休养生息的时间。东吴的鲁肃给孙权献“榻上策”,根本策略是要先立足江东,将来有机会再一统天下,也必须要先取得荆州。并且孙权在建安十三年春就发动进攻荆州的江夏郡。这种情况下,曹操担心孙权先取得荆州,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赶紧出兵。
第二,曹操夺得荆州后把刘表的儿子,继任荆州的刘琮撵到青州去,荆州的降将降兵难免慌恐。另外曹操自己的谋士、将军、士兵其实来源和构成很复杂,很多投降过来的。比如谋士里贾诩,原来是张绣的人。还有将军张辽,原来是吕布的部将。军队有原来的家族兵,也有青州兵和各地收缴的军队,内部矛盾和冲突不断。
而东吴到孙权的时候,在江东已历三世,与当地大族的关系盘根错节,内部相对比较稳固。而且在赤壁之战的时候,大都督周瑜极力主战,和孙权君臣一心。
第三,赤壁之战是一场水战,发生在长江下游的吴越地区。吴越地区江河密布,江东从春秋时期就有水战的传统,擅于用舟楫作战。曹军则擅长陆地作战。这一次舍鞍马而从舟楫,作战方式发生改变,缺乏水战的经验,导致军队战斗力直线下降。而投降过来的荆州水军并不能得到曹操的绝对信任,本身的战斗力也有限。
第四,一个不可忽略的致命问题就是当时正值隆冬季节,江南天气潮湿阴冷,这种气候也是曹军所无法适应的。周瑜在战前就对孙权说:“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周瑜早料到曹军会因天气湿冷、水土不服而生病。事实也正如周瑜所预料的那样,曹军因为疾病,未战已折损将士,也严重影响了军队士气。
另外,决定战争大势靠实力,但决定一场战役胜负的因素非常复杂,偶然因素往往也会成为左右一场战争最后结局的决定性因素。比如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曹操的实力不如袁绍,袁绍的谋士许攸因为自己家人入狱而叛袁降曹,给曹操献上乌巢焚粮之计,导致了袁绍的直接溃败,曹操也顺势平定北方。还有《三国演义》故事里的上方谷之战,万事俱备,只等烧死司马懿,结果偏来一场大雨,人算不如天算,让诸葛亮的策划好的灭司马懿之战泡了汤。
所以,关于赤壁之战,东吴还是胜在了天时地利人和。虽然《三国志》中曹操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并不能证明是曹操自己放火烧毁自己的战船,只是曹操针对东吴的一种心理战而已。
东吴赢得了战役,但最终还是丢掉了战争。62年后,公元280年,东吴灭亡。
主要作品:《龙凤传奇》、《南北乱世之三国霸业》、《高澄传》、《情探泰陵》、《胤禛二十七年》,中国古代《古国迷踪》系列,《博物馆青铜器名称汉字解读》系列、《汉字》字形释义、《青铜铭文里的西周史》、《晋国霸业》、《梦回春秋》、《春秋人物故事》等。
下列图中黑色虚线内为当代咸宁市行政区划范围。先秦时期今咸宁市地区属楚国,秦国灭楚之后,开始纳入全国的行政区划中。不过秦朝时今咸宁市境内并没有县级行政治所,直到西汉。西汉上图为公元7年西汉时期。此时今咸宁市境内仅存在一个下隽县,属长沙国管辖。
香城都市报讯(记者 王奇峰 通讯员 邓醒凡)近期,赤壁市公安局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深入推进夏季治安整治“百日行动”,进一步深化“扫黄禁赌”专项行动。7月5日,鲫鱼桥派出所成功捣毁一涉黄窝点,抓获涉案人员9人。近日,鲫鱼桥派出
来源:咸宁日报-咸宁网咸宁网讯(记者黄柱 特约记者童金健)2月23日,赤壁市2022年招商引资出征誓师大会启动,经过前期一系列专业招商培训,该市从全市各个单位抽调“精兵强将”28人组成4个驻外招商工作专班,全力聚焦招商引资第一要事,确保高质
本文主要梳理自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后魏蜀吴(包括晋)的领土变化。在赤壁之战后,曹操北撤,孙权西进,刘备南下,开始瓜分荆州。到第二年(209)孙刘两家形成了初步战果,曹操占领了荆州的南阳(后又被曹操分成南阳、襄阳、南乡三郡)以及江夏北
晚唐诗人杜牧的咏史诗历来享有盛誉,而其七言绝句《赤壁》,更是风格独具,脍炙人口: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即赤壁山,当年东吴大都督周瑜曾于此大破曹兵,几至“强虏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图片说明: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游客络绎不绝。1082年夏,北宋文豪苏轼创作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首 “千古绝唱”,使赤壁古战场成为人们一直向往的地方。冬月之际,参加中国赤
东汉末年的赤壁之战,以孙刘联军借火攻大破曹军告终,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本期聚珍君分享吕思勉先生关于该战的观点。吕思勉先生为我国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被誉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具有大视野、通识
在人们的心目中,诸葛亮一直都是一个奇计百出的人物。在中国,他的故事上至倚仗而行的老人,下至流鼻涕的孩子,都能说出个一两件。不过,人们了解诸葛亮大多以《三国演义》为蓝本,而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却与《三国演义》中那个“半人半神”的形象,有些出入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
关于火烧赤壁,很多人脑子里的印象都是从《三国演义》和相关影视作品那里获得的,而它们都属于艺术作品,是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想象虚构出来的。很多人都把这些印象当成了历史。所以关于火烧赤壁,还真需要做一下澄清,以还原历史真相。一、参战双方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