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赤壁惨败另有原因,竟然是因为一种小虫子,差点就全军覆没了

时间:2022-09-28 11:23:00 | 浏览:2448

不论是读小说,还是看电视剧,“赤壁之役”的桥段总会让人大呼过瘾。其实,在正史之中,这场战役的精彩程度丝毫不逊于文人杜撰出来的虚构作品。曹操统领北方二十万大军挥师南下,竟在这场战役中惨败于三万名吴军。纵观整部《三国志》,从未见过颇具战略头脑的

不论是读小说,还是看电视剧,“赤壁之役”的桥段总会让人大呼过瘾。其实,在正史之中,这场战役的精彩程度丝毫不逊于文人杜撰出来的虚构作品。

曹操统领北方二十万大军挥师南下,竟在这场战役中惨败于三万名吴军。纵观整部《三国志》,从未见过颇具战略头脑的曹老板出现过这样的失误。虽说,周瑜同样是时代的风云儿,但曹操与之相比毫不逊色。不论双方作出怎样的部署,这场战争即便不能取得胜利,起码也不至于“惨败”。

最终,赤壁之战的结局,彻底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中国错失了天下一统的机会,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确立,接下来的50年内三国混战,再加上,各种天灾人祸,中国人口断崖式下降:东汉末全国人口约5000万,到三国后期魏蜀吴合计人口剩下560万口,仅存十分之一。西晋统一天下后,中国国力大已大不如前,北方五个少数民族开始南侵,从而开启了持续400年的中国南北大分裂时期。

可见,赤壁战败对中国的影响之大。但是,赤壁之所以会大败,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天时”并不站在曹军一方,而这里影响到战争结果的“天时”,正是瘟疫。

不论是《三国志》,还是《资治通鉴》,都有一段类似的记载,那就是当时的曹营中疫病蔓延,而且,这种疫病还非常严重,对曹军的生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威胁。根据现今的考古学研究,蔓延于曹营的瘟疫极有可能是“血吸虫病”,当时的人对这种传染病几乎是毫无抵抗力的。

早在这场战争爆发的三个世纪前,赤壁地区就已出现了血吸虫病的病例。之所以笔者会做出这种判断,还是因为,几年前我国考古人员在湖北江陵县发掘的汉墓中出现了血吸虫卵这一信息。据了解,考古人员发现的这一汉墓,墓主人的社会地位比较高,属于身居幽阁的名门贵族。

这样的人也能感染上这种传染病,足见当时这种疾病蔓延之广。

显然,曹军大多是来自北方的士兵,他们所在的城市从未成为血吸虫病的疫区,所以,这些士兵对血吸虫病毫无抵抗力,被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根据血吸虫病的病理来看,这种传染病发作的时间极短,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却十分可怕。

说到这,或许有朋友会问:吴军同样身处疫区作战,为什么吴军没有受到疫病的影响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吴军大多是南方人,对这种传染病有一定的免疫力;二是吴军驻扎的位置远离江滩,大大降低了因江水而染病的风险。

那么,历史上那场精彩纷呈的火攻,究竟是谁主导的呢?

小说中称是诸葛孔明,正史中称是周瑜(火烧乌林而非赤壁),但在《三国志》的原文中我们找不到周公瑾放火的相关文字。在这场大战结束后,曹操给孙权写了封信,信中明确提到了这场大火:“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由此可见,小说或部分野史中的说法是存在误区的,且根本站不住脚。

放火原因,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火攻,而是为了驱虫,消灭传染病的传染源。就在多年前,两湖地区还在使用火烧芦苇这种方式消灭血吸虫病,而且,这种做法由来已久,极有可能是从古至今传袭下来的。其实,仔细想想也能想通,在那个没有汽油等燃料的年代,单凭火箭和草垛是很难引燃大型船只的。一把火将“铁索连环”的曹军战舰全部烧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不可能对二十万曹军造成毁灭性打击。

因此,真正让曹军险些全军覆没的罪魁祸首绝不是吴军,亦不是大火,而是血吸虫病。感染了这种传染病的曹军将士将会丧失战斗力,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或许,当时曹军已有至少五成士兵已感染了这种疫病,以至于,曹操不得不下达烧船撤退的命令,将损失降低到最少。这一点,在《三国志·周瑜传》可找到证据:“驱中国士众,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曹军退到了乌林地区后,军队里的疫病更加严重(洪湖地区是当时的血吸虫病高发区),剩余五成士兵也大多被感染。至此,曹操的南征大计成了泡影,他必须考虑撤退。从撤退这件事上,我们就能看出曹老板的魄力和霸气了。就算是撤退,也要严整,不能让敌军看到一丁点儿慌乱的迹象。最重要的是,绝不能让吴蜀两国联军得到这些珍贵的战船和军备,哪怕是一根箭也不能留给对手。

所以,曹操在乌林一把火烧光了船只、感染疫病而死的士兵尸体以及来不及带走的粮草军备。可以说,曹操此举,无疑是壮士断腕,十足的慷慨激昂。正所谓“出其不意坚壁清野”,在这场撤退中我们仍能看到曹操的军事智慧。当周瑜刘备抵达乌林看到一片灰烬狼藉时,吴蜀联军又该做何感想呢?

可以说,赤壁之战的失败给了曹军以巨大的挫败感,同时赤壁之战中曹操损失了自己的所有船只,因此,曹操也失去了南伐的利器,无奈之下,曹操只得暂时撤退准备第二次赤壁之战。但是,在第二次赤壁之战的准备中,曹军军中的大瘟疫弥漫,让曹操再无力继续发动赤壁之战,因此,只得暂时撤退了。

参考资料:

【《三国志》、《三国演义》、《资治通鉴》】

相关资讯

咸宁市行政区划史,赤壁为咸宁母县,曾管辖武昌鄂州

下列图中黑色虚线内为当代咸宁市行政区划范围。先秦时期今咸宁市地区属楚国,秦国灭楚之后,开始纳入全国的行政区划中。不过秦朝时今咸宁市境内并没有县级行政治所,直到西汉。西汉上图为公元7年西汉时期。此时今咸宁市境内仅存在一个下隽县,属长沙国管辖。

赤壁警方捣毁一涉黄窝点!抓获涉案人员9人

香城都市报讯(记者 王奇峰 通讯员 邓醒凡)近期,赤壁市公安局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深入推进夏季治安整治“百日行动”,进一步深化“扫黄禁赌”专项行动。7月5日,鲫鱼桥派出所成功捣毁一涉黄窝点,抓获涉案人员9人。近日,鲫鱼桥派出

小城市的大幸福|赤壁,幸福感UPUP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如果给现在的赤壁画一个“表情包”那一定是一张张笑脸从遥远的历史到今日的繁华这座城市在不断变化,也在不断成长赤壁到洪湖你知道要用多长时间吗2小时?不不不,那是原来了现在,5分钟就行了因为我们有赤壁长江公路大桥赤壁长江公路大桥

从赤壁之战到三分归晋:三国的领土变迁

本文主要梳理自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后魏蜀吴(包括晋)的领土变化。在赤壁之战后,曹操北撤,孙权西进,刘备南下,开始瓜分荆州。到第二年(209)孙刘两家形成了初步战果,曹操占领了荆州的南阳(后又被曹操分成南阳、襄阳、南乡三郡)以及江夏北

一首独具风格的咏史诗——杜牧的《赤壁》

晚唐诗人杜牧的咏史诗历来享有盛誉,而其七言绝句《赤壁》,更是风格独具,脍炙人口: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即赤壁山,当年东吴大都督周瑜曾于此大破曹兵,几至“强虏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国赤壁古战场怀古

图片说明: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游客络绎不绝。1082年夏,北宋文豪苏轼创作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首 “千古绝唱”,使赤壁古战场成为人们一直向往的地方。冬月之际,参加中国赤

湖北赤壁古城墙掠影

2020年12月10日,湖北赤壁古城墙"拱极"门。湖北赤壁古城墙,又称:蒲圻石城, 城墙始建于明代,清嘉庆三年改为石城,周长3500米,墙宽5、3米,高7米,以泥沙小石砌成,后加筑土石结构的城墙,现存东"聚奎"、南"迎薰"、西北"通汇"、北

一点历史|曹操兵败赤壁,竟是一场疫病惹的祸

赤壁之战是人所皆知的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战役。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初步统一北方后,率兵二十余万南下,孙权和刘备联军五万,共同抵抗。曹兵进到赤壁,小战失利,退驻江北,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最后孙刘联军用火攻击败曹操水师,周瑜与刘备水陆并进

曹操在赤壁惨败有两大原因,误信了一个人,做错了一件事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发生在赤壁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蒋干、鲁肃和周瑜。原文如下:(庞)统未及往见,瑜先使肃问计于统曰:“破曹当用何策?”统密谓肃曰:“欲破曹兵,须用火攻;但大江面上,

七个细节,帮你弄清火烧赤壁的真相,还原真实的历史

关于火烧赤壁,很多人脑子里的印象都是从《三国演义》和相关影视作品那里获得的,而它们都属于艺术作品,是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想象虚构出来的。很多人都把这些印象当成了历史。所以关于火烧赤壁,还真需要做一下澄清,以还原历史真相。一、参战双方的兵力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朝鲜旅游网自行车之家名剑球杆祁门红茶官网老凤祥黄金大数据信息网密室逃脱游戏网尚太科技股票速度与激情10影评网名牌鞋子品牌网外国洋酒品牌网卡萨帝冰箱评测网施华洛世奇生物科技网街舞培训网
咸宁新闻爆料网-咸宁曾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最适宜人居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温泉之城、中国十大最具成长创新型城市、全国第二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湖北省首批低碳经济试点市、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城市、国家森林城市、首批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验收城市、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
咸宁新闻爆料网 kcma.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