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8 11:38:34 | 浏览:564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百年的风云变幻。它不只是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可以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其宝贵的价值可见一斑。
它的内容老少咸宜,人物有血有肉,情节跌宕起伏,所以不止是文学著作,关于《三国演义》的衍生作品更是数不胜数,蜚声海内外,尤其在中国,可以说上到八十老妇,下至三岁稚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中有个著名的战役"赤壁之战",可为何有人说这场战役是假的呢?
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208),孙刘联军在长江上的赤壁,大破曹军。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也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其他两场分别是官渡之战、夷陵之战。同时,也是历史上一场经典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这也是一场具有标志性的战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离开了黄河流域进行大规模江河作战,反映了中国的军事政治中心不再是仅仅靠着黄河流域,而是渐渐在向长江流域南移。这场战争也是奠基之战,曹魏失败退回了北方,吴、蜀各得荆州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形成的基础。
《三国演义》中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赤壁之战,尤其是突出表现了诸葛亮的智计过人,情节十分生动,读来让人觉得荡气回肠。但是同样要明白,《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也就是说是有一定的虚构或者夸张的部分的,当做文艺作品来看并无不妥,但是万万不能当做真正的历史来看。那么,在赤壁之战中,什么是罗贯中虚构夸张的呢?我们来看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情节。
第一个情节,就是发生在大战前夕的蒋干盗书。《三国演义》中写道蒋干是曹操手下的一员谋士,从小和周瑜的关系非常好。大战前夕曹操对周瑜有所忌惮,蒋干想要建功,于是便向曹操毛遂自荐做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早早就知道他的来意,设下计谋,让他给曹操带回了假消息,使曹操怒斩蔡瑁、张允两位水军大将。这就是反间计,蒋干最终也被曹操杀死。蒋干在这个情节中是丑角,自以为聪明实际上愚不可及。曹操也是反面角色,刚愎自用,冲动易怒。
但是历史上完全不是这样的。历史上,当时的蒋干是曹操的幕宾,因为和周瑜有所交集,所以曹操派他去劝降周瑜,但是最终没有成功。仅此而已,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盗书之事,根本就是莫须有。而且据《江表传》记载,蒋干素有仪容,以才辩见称,在江、淮之间独一无二。这样一个正人君子是绝对不会干出盗书这样阴私龌龊的事情的,更不会中计而不自知。盗书的虚构对蒋干是莫大的丑化,使他成为了千古笑柄。
第二个情节就是大家熟知的草船借箭。《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是诸葛亮,充分表现了他的气定神闲,足智多谋。相反的,周瑜在其中就是一个小肚鸡肠,嫉贤妒能的形象了。
但是实际上的草船借箭和诸葛亮根本没有关系。不要说草船借箭了,整个赤壁之战诸葛亮并不在指挥中心,他只是游说了孙权,促成孙刘联盟,而且其中还有鲁肃的帮助,真正赤壁之战打响之后,诸葛亮并没有参与。
那么草船借箭是完全虚构吗?不是,确确有其事,不过主角是孙权,而且有两种说法。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四大名著权威定本(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套装共8册)
¥128.1
购买
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引注《吴历》的记载,赤壁之战之前,孙权多次向曹军挑衅,但是曹军就是坚守不出。于是孙权就亲自乘了一艘轻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军水寨前。曹操知道,这时孙权要来看曹军的状况,于是下令加强戒备,箭弩不得轻易发射。孙权就这样架着小舟在曹操面前走了五六里才离开,走的时候还向曹军击鼓奏乐以示威。曹操目睹了整个过程,对孙权的胆气和智谋十分欣赏,甚至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但是《魏略》却不是这个说法。它的记载是,孙权坐大船,曹操发现后下令放箭,万箭齐发,全都射在了孙权大船的一侧,受力不均,船就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便下令掉头,另一面也射上箭,使"箭均船平",然后带着一船的箭安然回去。
不管是哪种记载,草船借箭都和诸葛亮没有关系,它是孙权有勇有谋的体现。
第三个情节,也是我们非常熟知的,借东风。借东风将诸葛亮拔到了一个非人的高度,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智多近妖"。但是历史上真的有这么神奇的事吗?并没有。
所谓东风,是赤壁之战的总指挥者周瑜,以及东吴大将黄盖对气候的准确判断。当时的中国人已经能较为熟练地运用观测风向的"风帆",再加上本就是东吴人的他们对这里的气候认识较深,所以能运用东风。
而且周瑜打黄盖也并没有这样一件事,黄盖是自己请命去诈降的。周瑜也并不是小肚鸡肠,反而是胸襟开阔,有勇有谋,光风霁月的真英雄,和《三国演义》出入巨大。
《三国演义》毫无疑问是伟大的,但是也是带有明显的倾向性的,应该明辨。"三分实七分虚",我们同样可以从中学得许多道理,只是不可与史实混淆,否则可真是一塌糊涂了。
作者:程军巢湖赤壁,位南岸庐江境内,与湖心姥山岛遥相对应。猩红崖壁,艳艳如洗,煞是触目,高三四丈,弯弯折折千米有余,像一道蜿蜒曲折红色城墙,横亘焦湖南岸。壁下是平缓沙滩,红色的沙,比米粒细致,脚踏沙面像肌肤触碰细腻面粉,却不粘脚,滩缓缓向湖
重大项目扎堆聚集,产业发展后劲十足,营商环境越来越好……隆隆冬日,记者走访赤壁市,处处感受到发展的强烈氛围。咸宁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支持赤壁冲刺全国百强县。作为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咸宁市委对赤壁市发展寄以厚望。如何冲刺全国百强县?
古人在四方漫游,搜奇探胜之余,每每濡墨挥毫,尽情描摹眼前的各种风物,给读者留下鲜活生动的深刻印象。然而正如李贺“笔补造化天无功”(《高轩过》)一语所形容的那样,有些才能卓异的作家还能凭心造境而虚拟成辞,并不必寓目辄书而语贵征实。尽管由此导致
请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笔者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故事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军南下,虎视江东之地,随后,曹操为了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修书一封寄给江东之主孙
《三国演义》里面关于赤壁之战的描述是:曹操带着80万大军南下,攻打刘备、孙权。在曹操的重压之下,孙刘组成了联盟,并且通过了借东风将黄盖的火船送到了赤壁岸边的曹营,最终曹操惨败,退回到了北方。事实上小说里面的赤壁之战,与现实当中有着很大的出入
湖北省黄冈市,隔着长江与鄂州市相邻,黄冈在长江以北,鄂州在长江以南。黄冈城市虽然不大,但历史很悠久,市区里最知名的历史古迹,当属东坡赤壁了,这是一个被苏东坡捧红的景点,文化底蕴深厚。苏东坡作为我国最伟大的文豪之一,一生中去过很多地方,也捧红
诗人简介:杜牧,字牧之(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人。唐代诗人、散文家,于唐文宗大和二年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
10月29日,三国赤壁古战场被正式授牌“国家5A级旅游景区”。湖北省赤壁市方面表示,作为赤壁旅游的核心吸引物,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将引领赤壁市全域旅游持续发力。据了解,2014年5月,赤壁市政府便成立了“赤壁古战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领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片段,但也是最惹人争议的片段,尤其是关于赤壁的大火,到底谁是主谋?各种阴谋论都很有市场。是周瑜用火攻计打败曹操百万兵?还是诸葛亮借东风,助东吴一臂之力?或者曹操自己放火烧
不论是读小说,还是看电视剧,“赤壁之役”的桥段总会让人大呼过瘾。其实,在正史之中,这场战役的精彩程度丝毫不逊于文人杜撰出来的虚构作品。曹操统领北方二十万大军挥师南下,竟在这场战役中惨败于三万名吴军。纵观整部《三国志》,从未见过颇具战略头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