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8 11:42:43 | 浏览:1992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发生在赤壁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蒋干、鲁肃和周瑜。原文如下:
(庞)统未及往见,瑜先使肃问计于统曰:“破曹当用何策?”统密谓肃曰:“欲破曹兵,须用火攻;但大江面上,一船着火,余船四散;除非献连环计,教他钉作一处,然后功可成也。”肃以告瑜,瑜深服其论,因谓肃曰:“为我行此计者,非庞士元不可。”肃曰:“只怕曹操奸猾,如何去得?”周瑜沉吟未决。正寻思没个机会,忽报蒋干又来。瑜大喜,一面分付庞统用计;一面坐于帐上,使人请干。干见不来接,心中疑虑,教把船于僻静岸口缆系,乃入寨见周瑜。
瑜作色曰:“子翼何故欺吾太甚?”蒋干笑曰:“吾想与你乃旧日弟兄,特来吐心腹事,何言相欺也?”瑜曰:“汝要说我降,除非海枯石烂!前番吾念旧日交情,请你痛饮一醉,留你共榻;你却盗吾私书,不辞而去,归报曹操,杀了蔡瑁、张允,致使吾事不成。今日无故又来,必不怀好意!吾不看旧日之情,一刀两段!本待送你过去,争奈吾一二日间,便要破曹贼;待留你在军中,又必有泄漏。”便教左右:“送子翼往西山庵中歇息。待吾破了曹操,那时渡你过江未迟。”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黄盖派阚泽献上诈降信后,曹操心中疑惑,让蒋干再次前往周瑜军中查探虚实。得知蒋干前来,周瑜大喜,没那个鲁肃秘密前往庞统住处请教破敌之策。庞统告诉鲁肃,只有让曹操将战船全部钉在一起,才能取得火攻的最佳效果。此后,周瑜故意将蒋干安排在西山庵中休息,让蒋干与庞统见面。最终,蒋干带着庞统去见曹操。庞统成功施展连环计,为火烧赤壁奠定基础。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周瑜口中的额“不辞而去”, 意为没有告辞就离开了。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元代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中的“报老爷得知,王粲不辞而别去了。”
小说中描述的这段故事情节,是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故事,在历史上并不存在。首先,历史上的蒋干虽然的确为曹操做说客去见过周瑜,但与小说有着很大的差异。据《三国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载:“初曹公闻瑜年少有美才,谓可游说动也,乃密下扬州,遣九江蒋干往见瑜。”这个记载所发生的时间并非是在赤壁之战期间,而是此战爆发的前几年。
小说中提到的庞统献连环计的故事情节,也不是历史的真实。据《三国志·庞统传》载:庞统在赤壁之战期间身处荆州的南郡,并没有来到江东,也没有与曹操见过面,更别说献上所谓的连环计了。
不过,小说中提到的曹军将战船用绳索连在一起从而导致被周瑜火烧赤壁的故事情节确为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黄盖传》载,黄盖向献出火攻之策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从这一记载来看,曹军战船相连并非来自地敌方的计策,而是曹操自己下达的命令。
曹操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避免战船在风浪中的颠簸,减少将士们的不适。曹操这么做的出发点自然是好的,但从结果来看却适得其反,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让周瑜有机可乘,从而导致了赤壁之战的惨败。从赤壁之战的结果来看,曹操误信黄盖是一大错,将战船连接在一起是另一大错。而将战船连接在一起,就给黄盖的诈降及后来的火攻创造了条件。倘若没有这两大错误,赤壁之战谁胜谁负就很难说了。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湖北省三国赤壁古战场。 据网络湖北省赤壁的三国赤壁古战场,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战役中尚存的原貌古战场。走入“三国赤壁古战场”牌坊大门后,一座仿古城墙赤壁谯楼便出现在我眼前,正中门上方《三国赤壁古战场》
三国里的赤壁到底在哪儿?一直是个千古谜案。除了湖北,重庆也有一个赤壁。虽然不是三国时期的古战场,但是景色绝美,而且门票0元。“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的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让无数人对赤壁心
极目新闻记者 陈希通讯员 赵辉 熊庆云 李林有些古树,是当地古树之最,扎根著名景区内,或是你错过的风景。有些古树,低调隐身漫山翠盖间,却是当地之最,可能你不曾遇见。今天,咱们一起聚焦赤壁、咸安和咸丰等地最粗、最老古树。千年银杏笑傲赤壁古战场
来源:咸宁日报-咸宁网赤壁营商环境究竟怎么样?7月6日,在赤壁市“六个一”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该市政府办副主任姚平辉举出两个例证。一个是:今年3月,总投资592亿元的华润·赤壁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从正式签约到落地建设,只用了41天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赤壁市经济开发区采访企业。 (通讯员 但唐静 摄)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会君6月23日至6月28日,湖北日报、极目新闻在新媒体平台推出《沿着公路看赤壁》三期视频报道;湖北日报纸媒推出《赤壁高质量发展观察》三期专栏(6月24日
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译文: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赤壁唐代: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译文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注释折戟:折断
澎湃问吧汉末三国在中国历史上只有短短100年的时间,却给后世留下了无数的传奇。南阳?襄阳?诸葛亮究竟在哪里耕读隐居?赵云“七进七出”的长坂坡什么样?关羽千里走单骑是沿着哪条路线?历史作家纪陶然做客澎湃问吧。多年来他累计行程10万公里,考察6
在汉末三国时期,赤壁之战无疑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场战役了。也即赤壁之战之于三国,完全可以和长平之战之于战国相提并论了。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对于赤壁之
通读《三国演义》,我们不难发现,这部作品虽然以真实历史为蓝本,却并不枯燥,反而有很多非常经典的片段,值得我们反复品读。例如能够体现武将之骁勇的,三英战吕布、长坂坡之战、许褚裸衣战马超;体现刘备求贤若渴的三顾茅庐;体现曹操奸诈的望梅止渴;体现